养殖水体颜色的变化,一般是根据水体中不同种类的藻类的变化而改变的。水体中藻类的数量、种类对养殖动物的健康生产、吃食、浮头等均有影响。水体中的溶氧充足,养殖动物的饵料系数就低,发病率相对也会随之减少。那么问题来了,什么样的水色是好水色,什么样的藻类是好藻类呢?我们又如何才能调出一塘长鱼的好水呢?
2020-07-29 游炜,涂鹏辉 北京渔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今天 4369
搞养殖一定要从生理,生态,生产几方面去全方位管理,进入梅雨季节,定期做消毒工作,定期内服,定期调理水质,以科学的养殖代替防病治病,减少发病,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!
2020-07-29 何金阳 4581
1.天气变化不稳定,藻类死亡过快,水草又处于休眠状态需要营养,藻类缺少营养难以得到繁殖,又加上没有定时下肥和培菌,水质难以得到稳定。前期、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和繁殖,也会导致水体发白、显浑。 2.食量投喂缺少,营养蛋白不够,螃蟹有点闹水。
2020-06-05 余细亮 12035
大部分的水质问题都是由底部问题引起的,只要把底质清洁到位,水质自然好。底康1号,超强氧化能力,能快速分解底质中的残饵、粪便,减少底部有机质。菌美2号,高浓缩芽孢杆菌,快速分解水中的有机质,使水体看起来清爽,同时可以对抗蓝藻。
2019-09-02 周浩 960
高温天气,水草太过密集,没有定期割草,导致底部溶氧偏低;水草底部开始发黑腐烂,螃蟹长期处于缺氧状态,每天死河蟹50多只。
2019-08-27 余细亮 1025
刚刚打完草头,发现草根白根很少;水草主要是靠根部吸收营养,如果根部都长不好,那么水草的营养来源就少了,同样的,水草活力也就慢慢变弱!草头打完后,根部的营养绝大多数都转移到修复受伤的枝叶上,所以根部有点差!
2019-06-25 夏松 665
水体白混,透明度不到10cm,一是有虫子,二是水体稳定性不强,水体自我净化能力不强,三是池塘货太多,比如野杂鱼、泥鳅、鳝鱼,河蟹吃不饱,会闹水。
2019-06-25 鄢铭星 995